想要秋天不感冒,除了提高抵抗力,還有這些方法,老人小孩要注意
來源:
|
作者:dlshengyun
|
發(fā)布時間: 2019-09-29
|
4270 次瀏覽
|
分享到:
秋分天氣明顯轉(zhuǎn)涼,很多人擔心被感冒盯上。于是,吃橙子補維C能防治感冒,洋蔥可以吸收感冒病毒,洗冷水澡不易感冒……等等防感冒的“妙招”又一次被大家翻了出來。
秋分天氣明顯轉(zhuǎn)涼,很多人擔心被感冒盯上。
于是,吃橙子補維C能防治感冒,洋蔥可以吸收感冒病毒,洗冷水澡不易感冒……等等防感冒的“妙招”又一次被大家翻了出來。
但事實上——

1、吃泡騰片補充維生素C
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學者,對30多項涉及1.1萬人參與的研究進行了統(tǒng)計和分析,得出結論:
對普通人來說,服用維生素C防治感冒沒有任何效果,為了防治感冒而服用大量維生素C完全沒必要。
2、姜湯有助治療感冒
生姜能發(fā)汗解表,有助祛風散寒。
如果受風寒時,喝一碗熱姜湯,患者微微出汗,確有治療感冒之療效。
但如果得的是風熱感冒,就不可用姜湯來治療。
3、板藍根能防治感冒
看到周圍有人感冒,自己先沖兩袋板藍根來預防的大有人在。
其實,板藍根并不適合所有人。
板藍根性味苦寒,較適于體內(nèi)熱邪導致的風熱感冒,體質(zhì)偏虛寒的人以及小孩,均不適宜使用板藍根。
4、熏醋能防感冒
實驗發(fā)現(xiàn),熏醋對于房間內(nèi)的細菌數(shù)量沒有顯著影響,也就是說用醋熏房間并不能殺菌防感冒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屋里的醋酸濃度過高,反而會灼傷人的呼吸道黏膜,導致患有氣管炎、肺氣腫、哮喘等疾病的人病情發(fā)作或加重。
5、洋蔥可以吸收感冒病毒
事實上,洋蔥雖然富含有機硫化物,有一定的抗菌作用,但房間里面放入洋蔥,靠氣味來吸附感冒病毒的說法是不靠譜的。
把洋蔥擺放在家里,除了聞點氣味之外,起不到預防感冒的作用。
6、捂汗能治感冒
和姜湯一樣,這種方法只適用于風寒感冒,因為風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溫解表的方法治療,讓身體的汗外排就會舒服很多。
提醒,在高熱吃了退燒藥后,過度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熱,反而會使體溫在短時間內(nèi)升得更高,還可能造成脫水。
7、洗冷水澡有助防感冒
“要想身體好,每天冷水澡”。
很多人洗過冷水澡之后都覺得神清氣爽,一年四季堅持,甚至在冬天,也有人通過洗冷水澡的方式強身健體減少患感冒。
實際上,對于體質(zhì)較差的人來說,洗冷水澡會產(chǎn)生一系列應激反應,如心跳加快、血壓升高、肌肉收縮、神經(jīng)緊張等,不但不能消除疲勞,還易引起感冒、發(fā)熱等病癥,應盡量避免。
此外,冠心病、急性肝炎、高血壓、活動性風濕病患者及高燒病人更不宜洗冷水澡。
1、腳不露,熱水泡
“寒從足生”,入秋后要特別注重腳部的保暖,切勿赤腳。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(jīng)聯(lián)系,一旦腳部受涼,就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,纖毛運動減弱,人體抵抗力下降。
而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,還能使血管擴張、血流加快,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(yǎng),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(fā)生,緩解一天的疲勞。
2、彈指功,手不涼
很多朋友在降溫后容易手腳冰涼,如果此時開始練練“彈指功”,可以讓這些狀況得到改善。
“彈指功”非常簡單,每天中午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,反復一百遍。
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經(jīng)的起點,而心包經(jīng)是心臟的保護墻,常彈中指,能夠促進氣血循環(huán),提高人體的御寒能力。
3、暖大椎,好得快
感覺受寒后快要感冒,或者已經(jīng)感冒時,可在洗澡時用熱水反復沖刷大椎穴,或者用食、中、無名指輕揉;
壓力均勻放在穴位上,盤旋撫摩、搓熱大椎穴,能有效防治感冒。
大椎穴是人體六條陽經(jīng)和督脈相交匯的地方,按摩搓熱大椎穴能夠驅(qū)散侵入的寒氣,通暢諸條陽經(jīng)的氣血。
平時,我們低頭的時候可以在后頸部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,在這塊骨頭下就是大椎穴。
1、適用于經(jīng)常受涼的人士
二白湯:
蔥白15克,白蘿卜30克,香菜3克。
加水適量,煮沸熱飲。
姜棗蘇葉飲:
蘇葉3克,生姜3克,大棗3個。
生姜切絲,大棗去核,與蘇葉共同裝入茶杯內(nèi),沖入沸水200-300ml,加蓋浸泡2-10分鐘,趁熱飲用。
2、適用于經(jīng)常上火的人士
桑葉菊花水:
桑葉3克,菊花3克,蘆根10克。
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。
薄荷梨粥:
薄荷3克,帶皮鴨梨一個(削皮),大棗6枚(切開去核),加水適量,煎湯過濾。
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,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,再煮沸即可食用。